學語言就是一場馬拉松,建議家長們先設定孩子學英文最終目的是什麼? 為了什麼學英文?
- 基本溝通能力
- 升學考試
- 以後出國留學
- 單純孩子對英語有興趣
有了明確的目標才能夠有足夠的動力學習,每當累了、厭倦了、煩了,想想初衷是什麼?
以我自己為例我希望孩子學英文是要能夠溝通的,將英文實際運用在生活中,遇到外國人能夠自然的對答為主要目標,所以我注重聽和說,這也是為何我選擇線上英語為著要孩子主要的學習方式。
當然光使用線上英語絕對不夠,礙於經濟考量我先以線上英語為主,搭配自購教材學習(自然發音、Oxford 、讀本)和假日或空閒時觀看英文卡通或電影、影集。
1.害怕犯錯,不敢開口說、不勇於嘗試(口音和文法信心不足)
這點我覺得是台灣人比起其他國家的學生,學不好英文的主因。
因中華文化關係,台灣學生通常較害羞、謙虛、不勇於表達 ( 我自己就是> < ),通常老師問有沒有問題,幾乎沒什麼人回答 。
也因台灣的教育制度,重視成績的家長造就了害怕犯錯的學生,多的是責備而不是鼓勵,雖說台灣的英語教育在許多優秀的教育者慢慢的試圖用正確的方式教導孩子,但各式的英語補習班因家長注重成績、成效,而不得不還是以讀、寫、背單字片語為主。
2.把英文當學科,狂背單字、學文法,很會考試卻成為英語啞巴
台灣的英文教育因著重讀和寫,導致多數學生聽和說實在不行,就連台北市長柯文哲也有聽不懂英文的過去史,公費到美國進修的柯市長,大學時期一整本英漢字典都背完了,但實際在美國生活,英語聽和說卻出現了很大的障礙。
3.沒有將英文實際應用在生活中
大部分的人都知道英文和中文這兩種語言哪一個較容易學,答案一定是英文。
但為何中文學起來較困難我們卻一點都不覺得? 因為我們就沈浸在這中文環境中,生活的一切都是使用中文!
我希望自己能慢慢朝向在生活中和孩子用英文溝通、對話,就好比我小時候完全不懂國語、台語,但因為爸媽和我說國語,祖父母和我說台語,就這樣很自然地運用在生活中,完全不覺得是在學一種語言,慢慢的國、台語聽和說都是沒問題的。
反觀目前我小二的兒子學校每週都有母語課程(台語),但在家中我們都是使用國語溝通,從小一開始學的台語課,還不如家中會說台語的長輩和他每天使用台語聊天半年來得有效。
我自己對於口說特別有感覺,我長大後因祖父母都不在了,能夠說到台語的機會微乎其微,大部分是聽的部分,例如偶而看到鄉土劇、台語影片等… 少了實際口說台語,臨時要說出口忽然發覺卡卡的(很像我們英文不好,想說又卡住的那種感覺),也不是那麼流利,變成習慣用國語回答。
由此可知語言實際運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延伸閱讀: